所以我要講的就是在 open source community 中間遇到的問題 比如說 license 的問題,使用工具的問題,或是我們怎麼樣用更開放的心態讓更多人參加,這個其實在 open source 裡面都是被解決的問題,或是說我們已經知道會遇到什麼問題、然後用什麼方式去解決。好那只是說其實這是可以讓非 sofware project 可以用到的。那所以就是說若大家有去參加其他的活動,或者是說認識從事很多不同運動的人,可以推廣一下 open source 的這個想法,讓成果都共享,讓東西 release early 、 release often 。這些我們常見的概念,可以在其他的活動中可以使用這樣的想法。
請聽 #g0v 共同發起人 clkao ,分享這群人如何燃燒 open source 小宇宙,動手動腳向外進擊、做出改變!
我是 clkao,其實也沒甚麼好介紹的,就是一個喜歡寫程式的人。同時很喜歡泡♨溫泉,也有一些人知道。「COSCUP」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因為它就是…因為有蠻多活動它其實是給developer們的。那「COSCUP」的話它其實有很多就是user或promoter這樣整個社群的一個一起的互動,相信今天會來這邊的人「開放源碼」就不大需要再解釋是什麼東西了,可是有一件觀察可能還蠻有趣的,就是說我們知道「COSCUP」開始是 2006 年,而那時候的議程可能大家都還需要和外界介紹什麼是開放原始碼,而那時候如果在 2006 年的議程,有人講說十年後的(手機)作業系統戰爭是 Linux vs BSD,一定有人會覺得你是神經病對不對!可是大家知道,各位應該手機不是 Android 就是 iOS 吧?... ... ... 除非你在當兵。(影射洪仲丘手機事件)
用 Open Source 的眼光檢視政府運作
Anyway,那其實這個六七年來就是說,甚至更久以前第一次的「COSCUP」應該是 OSW 時代 ( 註: Open Source Workshop ),是99年。那其實到了今年你看已經幾乎一個月一個conference,所以整個在台灣,至少台灣來講的話,Open Source Community 等於是說非常非常地活躍了。
好那所以這個圖是最近我被邀請去講 open source 這件事情,我就覺得 open source 這件事情現在還有什麼好講的?不是本來大家就都會用open source嗎?所以你不需要再去跟專業公司說你應該多採用 open source 而不是用一些 closed source 的 solution,這都變成 standard practice 了。
那像還有一些譬如說投票的一些視覺化,你可以很明顯看到左下角有一位…那個投票的不大一樣的人,就是說如果這樣的視覺化出來,其實有些資訊就更明顯。那還有就是說,因為立法院他其實還有一些質訊嘛,那所以每一次的對話其實都可以在...他也是藏在那個 PDF 裡面,所以我們就想說把他做成一個介面可以在這邊看然後可以去評論或是說去回信給他,譬如說這邊就會有一些奇怪的人的對話,我們不懂當然嘛我們是選民要再去問他說你到底是說不要什麼!
一開始其實是想說做很多監督政府相關的事情,那其實就是辦黑客松然後大家一起來玩,就開始有很多有趣的 project 就冒出來了譬如說像是「萌典」,相信這個大家應該都有看過,所以我就先不多介紹,那下午兩點半那個 au 會介紹。那另外還有一個是…這也是今天下午會...好多議程喔!那個 blue(iamblue) 他做了一個把這個因為全國各縣市的那個福利的法規其實是完全就是不同調的,也就是說每一個縣市都有他自己的規定,所以對於需要福利補助身障補助的人他其實非常非常難查詢的,所以現在我們做一個統一的介面讓大家可以很快用 keyword 搜尋。
這裡面最重要的精神,其實就跟平常大家在 open source 的貢獻很像,就是說有時候你只是稍微有一個 idea ,可是你這個 idea 你要 share 出來你要讓大家知道,那有時候你可能是用講的,有時候你可能用寫的,那怎麼樣讓這個被講出來被寫出來的東西再推進一步,你可能用畫的!稍微畫了一個東西。像這個是 ipa 她畫了一個她想像中的立法院的網站,應該長這個樣子。結果不久之後呢有人就把他接力了,接力作夢,就是他把他變成真的一個 mockup ,那就是說它是真的 hml 跟 css 這樣子的 mockup ,那接下來可能就是把政治資料倒進去。
那有時候就是小小的改一些東西。像一開始,我們隨便弄一個 LOGO,那後來這個裝置藝術大師 evenwu 就覺得這樣子不行阿,這個 CI 不好,所以要…就幫我們做了一個 LOGO 非常厲害!
那像這個是一開始我做了一個 3D 的 Data Visualization,但蘭嶼那邊都會牽絲很奇怪,就有個bug,後來 Mindos 他就把這個東西他修好了。所以就是說,其實我們就是…其實大家很熟悉那種運作方式,可是其實跨出 open source 圈子,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運作方式,他可能就只知道關起門來自己做,所以我們就稍微介紹一下說這個運作方式怎麼進行。
OK 那剛才講到就是說,其實大家在這邊都參加 open source 很久了,那其實我要告訴各位一件非常不幸的消息,就是其實我們真的是一群偏激的份子,一群很小撮的偏激份子。很多人其實是不知道 open source 這件事情,沒有啦科技業應該都 ok,但這個範例比較例外一點。好,但是跨出了科技界的時候其實大家是很不知道這件事情,你說 open source 的合作協作的方式,去推動各種不同的事情,大家一開始有看到那個 hype curve ,那對於說要用 open source 去進行一件事情,譬如說去共同完成一個運動、共同推動某一個社會運動的時候其實是還蠻缺乏(經驗)的,我們可能現在是在這裡,我簡單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好了。
這個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看過,最近應該蠻多人上街的嘛,那就有這個不願具名的法律學者他就整理了一套說你上街該注意什麼,警察會以哪一條怎麼樣把你抓走之類的,好那這位不願具名的法律學者他貼出來的時候就說,請幫我們轉貼一下,那就另外一個 organization 的人看到說:「欸那我們可以把他變成一個懶人包圖文版嗎?」,然後那這件事情我們就要去問原來那個作者怎麼樣?那原來那個作者說我想匿名,我說:『好吧那匿名』,匿名的意思就是說那匿名你就整個 public domain,匿名又要分享那就沒有任何 right 嘛!對不對!至少我的解讀是這樣,那我就說那就是 public domain。
那這個公民影音資料庫他們就拿去做圖文,圖文之後另外就有鄉民問說:『欸那我可不可以拿去自己印手冊?』,好那這時候又跑來問來問去,問說:『欸那這是要實際授權嗎?還是要怎樣?』因為他上面寫說歡迎轉貼,歡迎轉貼那有歡迎助印嗎?不知道?對不對!那可是就變成說這件事情他完成是耗費非常大的 communication 的 overhead ,好那 在 open source 圈的話就不會有這件事情,因為一開始 license 就告知這是什麼 license。
所以我要講的就是說在 open source community 就我們開放軟體的這個方式,中間遇到的問題,比如說 license 的問題,使用工具的問題,或是我們怎麼樣用更開放的心態讓更多人參加,這個其實在 open source 裡面都是被解決的問題,或是說我們已經知道會遇到什麼問題,然後用什麼方式去解決。好那只是說其實這是可以讓非 sofware project 可以用到的。那所以就是說若大家有去參加其他的活動,或者是說認識從事很多不同運動的人,可以推廣一下 open source 的這個想法,讓成果都共享,讓東西 release early 、 release often 。這些我們常見的概念,可以在其他的活動中可以使用這樣的想法。
問:「不好意思,開場的時候有提到就是,政府的話只要把 database open出來、資料 open出來,其他的後面的 present 都不用管,可是目前我在政府機關裡面有服務這樣子,那有一點點經驗就是––通常在內部自己的資料他們都會希望請廠商或者自己的資訊部門做好管道之後,那也會順帶的把一些 present 的畫面做出來,就有點像是那個實價登錄那樣子,他最後都會把網頁呈現出來,那我要怎麼去說服?比如說,我們的主管或是廠商們不要去 care present 的畫面,就是我們專心做好資料的 access,設計好 API 然後我們的 schema,把東西丟出來就好了,我要怎麼去說服他們?
因為這些長官們的想法通常就是,這個東西如果 beta 出來的,比如說氣象局好了 beta 出來之後那其他的一些第三方網站去呈現的時候,比如說 Google 或者是那邊出來去呈現的時候,真正 user 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這個 effort 是 Google 的、是 Yahoo 的或者是去那一家廠商的這樣,我現在碰到這個問題就是說我要怎麼去說服?」
clkao:「OK 這個問題我簡單說一下就是說,政府機關怎麼樣去說服,就是說因為目前可能你都要廠商做到有 presentation layer,讓 end user 看得到還有那個 credit 對不對,不然好像 data 放出來然後別人用的時候,好像不是我自己做的事情對不對,那其實我覺得從政府整個他設計 KPI 的就要改,變成是說你的 performance 他不是說有多少人去看你的網站,而是有多少人用你的資料連過去,用你的資料作呈現。
自我介紹結束,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g0v」。「g0v」我們想要了解它,可以先從它的起源開始了解。它的起源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有一次,有幾個人組了一個團隊,去參加了一個活動叫做:「Yahoo open hack day」,它是兩天的一個hackathon。可以看到我們team的ID是15(Hacker15),然後有下面那四個人,包括opop、ca、tkirby、clkao。
以這樣的概念來應用到我們剛剛看到的那些例子,我們就會看到,比方說我們在立委質詢這裡加上評論,你可以看到「我們是老朋友,不要…」不要什麼?這是一個搞笑的例子,實際上我們可以做的,甚至是你可以在下面發表很專業的評論,立委這樣講是有什麼問題的,然後讓大家一起來評論這件事情,那這個立委可能就會受到大家的質詢。甚至我們可以設計一套系統,如果這個立委收到太多的質詢,這位立委可能就要被列為考察的立委,甚至是直接被 ban 掉這樣子。
台灣政府自 2013 年四月 data.gov.tw 上線後,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從七月開始,紛紛擾擾的「實價登錄資訊」變成(幾乎)名符其實的 open data 了。雖然目前尚不提供歷史資料,每兩週公布的資料,根據「政府資料開放平臺資料使用規範」應該是可以自由運用了。在此要感謝所有努力過的人,包括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全台實價地圖作為敲門磚的先行者們,還有寫過相關文章闡述 open data 概念及重要性的朋友們。